Total Pageviews

Saturday, June 11, 2011

二嬸的南部粽

我媽媽其實不會包粽子,但是從有記憶以來,端午節家裡倒也從不缺粽子吃,主要是親友都知道媽媽不包粽子,所以反倒可以吃到各家包的不同粽子,但自己最喜歡的還是二嬸包的南部粽。濃濃的花生香跟煮的香糯的糯米混在一起,加上肥肥的滷肉,真是想到就會流口水。

現在人在美國,沒辦法吃到二嬸包的粽子,所以透過堂姐跟二嬸要了食譜,嘗試著自己包包看,這裡沒有南部粽常用的月桃葉,只能拿普通的竹葉充數,沒有了月桃葉的特有香氣,好像缺了點什麼。好在雖然形狀醜醜的,但是自己包的粽子貨真價實,也小小補償自己對端午節的想念。

二嬸原本的粽子是沒有加鹹蛋黃跟栗子,但自己包粽子就是有個好處,想吃什麼料,就自己包,所以我的改良版,就自作主張加了這些東西啦!





台灣南部粽 40顆

材料:<這裡的一杯都是量米杯,跟普通量杯不同>

帶皮花生  2杯半
長糯米  12杯
帶皮五花肉 3-4磅,切成40塊以上
現成油蔥酥 2杯 (有時間也可以自己炸油蔥酥比較香)
鹹蛋黃 1包(12個),一個蛋黃切成四等份
栗子   40個
香菇   40朵

粽葉   80片左右(我會多浸一些,免得有些破損或粽葉太小)
棉繩 一捆



這就是今年粽子的餡料啦!

準備工作:

1. 將粽葉泡水至少三小時,(或過夜)直到葉子恢復綠色為止。或者將粽葉放進滾水裡煮至軟,大約五到十分鐘。

2. 粽葉泡軟後,放在水龍頭下沖水,再用軟刷子兩面刷乾淨。如果不嫌麻煩,還可以用剪刀把前面葉梗較硬的地方剪掉,包的時候比較方便。



儲物箱泡粽葉挺方便的

要泡到完全變成綠色才可以

3. 將棉繩剪成一段一段,大約手臂伸直加身寬的長度,每十段紮成一束,上面綁活結後打成一圈,再打死結。圈圈的大小只要可以掛在櫃子門把的大小就可以了,只是方便等下包粽子。

4. 煮一鍋熱水,水滾後加鹽,放入花生煮15分鐘至半熟。

水中加鹽,花生才有味道


5. 栗子跟香菇用熱水泡發。栗子要泡的時間比香菇久,最好能泡三小時。

用熱水泡香菇會快很多

6. 將泡好的栗子,用牙籤將膜剔除。

剔膜後的栗子好看多了

7. 鹹蛋黃一個切成四等份。


居然好不容易給我找到現成的鹹蛋黃



滷肉及備料:
1. 將五花肉切成大塊,大約40等份。(我後來發現,五花肉煮了之後,肥肉的部分會化掉,會變得不完整,所以要多切幾塊,免得煮好後找不到足夠的滷肉塊)


最好多切幾塊,免得耗料


2. 起油鍋,將肉塊放進鍋中炒至半熟。




3. 鍋內放醬油,冰糖,蒜頭,水,滷包,五香粉跟胡椒粉,等水煮滾後,將肉塊放進滷個2小時。(我這次因為之前有作滷肉飯,所以就直接把肉塊放進滷肉汁裡滷,比較方便。)

我用慢燉鍋滷肉


滷好的五花肉真是香噴噴!

4. 用同一鍋放進油蔥酥炒香,再加入泡好的香菇一起炒,起鍋後,將香菇挑出。





 5. 將剩下的油蔥酥加入滷汁到濕潤。

6. 糯米洗好加滷汁,到有顏色就好,倒入半熟花生拌勻。(也可以分開將花生包入粽子,但我比較懶,覺得米混著花生比較好吃)




 包粽子過程:(可參考Youtube會比較清楚)
1. 先將綁好的棉繩串掛在櫥櫃門把上。
2. 將粽葉光滑面朝自己,兩片重疊,頭尾交錯或同一方向均可。我自己是同一方向。
3. 在粽葉1/3處往下折成漏斗狀,前短後長。
4. 先放兩匙糯米花生放入粽葉裡,稍微用湯匙壓實,稍微鋪成三角形。這一點很重要,如果不壓實,粽子的形狀出不來,鋪成三角形,放料後,要包也會比較容易。



5. 再放入油蔥,滷肉,栗子,鹹蛋黃跟香菇。


 



6. 再放入一匙糯米蓋好。
7. 將多出來的粽葉往下蓋住成三角形。左手將粽子調整成三角形,壓好。
8. 拿一根棉繩,綁住粽子中間,也就是粽葉交錯的地方,注意不要讓糯米漏出來了。用力綁緊繞兩圈,借用粽子的重量向下拉會比較容易。
9. 打結後再打一個單結。







10. 將包好的粽子,放進快鍋中,加冷水,等到壓力棒跳起,發出"漆"的長聲後,轉中小火,持續煮40分鐘,就可起鍋。





心得:我發現如果粽葉拿垂直,不但糯米放不多,放料後,也很容易包不起來。如果把粽葉躺平,放的料會比較多,粽子也可以大顆一點。

由於媽媽不會包粽子,所以我學包粽子的手法,完全是邊看Youtube,一邊自己摸索而來,這種東西還真的是熟能生巧,越包越熟練,可以從照片看出,頭十個粽子跟包了20顆之後的熟練度,不但速度快多了,包起來的形狀也越來越像樣。可惜我今年只打算包40個,如果像有的媽媽一包就是一兩百個,我想我的功力應該會突飛猛進吧!


頭十個粽子的醜樣!

包到後來就變得比較像樣!



煮好的粽子真是香到不行!


我可以一次吃兩顆!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